网站申明 - 联系我们
城市: 全国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山西湖北贵州吉林广西陕西海南甘肃黑龙江重庆河南广东江西浙江上海山东安徽江苏 更多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复习备考 > 模拟试题 > 正文

2019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虚词解释:“于(於)”

发布时间:2019-07-29 11:13    来源:好学通网校
学一网整理“2019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虚词解释:“于(於)””,更多关于成考技巧、成考经验,请访问成人高考网!

  《大学语文》大纲在“汉语基本知识”中提出的第二项要求为:“掌握常用文言虚词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识别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此项要求侧重于对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文言虚词意义或用法的掌握,下面分别作些介绍。

  “于(於)”

  介词

  主要用法有以下几种:

  1、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事物、内容等,可译为“对”、“向”、“到”等,有时也可不译。例如:

  (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2)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答李翊书》)

  (3)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郑伯克段于鄢》)

  (4)文倦于是,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冯谖客孟尝君》)

  2、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地点、时间等。可译为“在”、“从”、“至”、“到”等。例如:

  (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2)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粟於河内。(《寡人之於国也》)――于:可译为“到”、“至”。

  (3)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谏逐客书》)

  (4)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五代史伶官传序》)

  (5)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郑伯克段于鄢》)

  (6)谁习会计,能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

  (7)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

  (8)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马伶传》)

  (9)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前赤壁赋》)

  3、置于形容词或某一结构之后,引出对比的对象,表示二者间的比较,可译为“比……”、“与……比起来”等。例如:

  (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於国也》

  (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於国也》)

  (3)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

  (4)(许远)与(张)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张中丞传后叙》)

  (5)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取于人矣。(《答李翊书》)――胜于人:超过他人。

  (6)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李将军列传》)

  4、用于被动句中的动词或结构之后,引入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意义。例如:

  (1)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2)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庄子。秋水》)

  (3)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前赤壁赋》)

  (4)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取于人矣。(《答李翊书》)――取于人:被他人学习效仿。

  

Copyright © 2017-2020 好学通成人高考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18003572号-3